×
School news
学校新闻
探泡菜腌制奥秘启微生物奇妙之旅---综高生物实验课精彩回顾
来源:原创 时间:2025-03-25 阅读:40次
分享到:

在生物课堂上,一场充满趣味与探索的学习之旅正在展开。本次特色课程以泡菜腌制为主题,在综合高中高二年级10班和12班开展,巧妙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融合在一起,让学生们在体验中学习,在探索中成长。


课程伊始,一段精彩的泡菜制作视频和实验操作视频瞬间点燃了学生们的好奇心。“泡菜是怎么制作的?里面又藏着哪些微生物的奥秘?”“视频里的泡菜制作是否还存在什么问题?正确的操作又该如何?”带着这些疑问,学生们正式开启了泡菜腌制的探索之旅。


知识揭秘:泡菜背后的科学

在理论学习环节,老师详细讲解了泡菜腌制的定义、历史,以及背后的科学原理。原来:发酵液中除了乳酸菌还有其他微生物存在,有的微生物发酵会产生气体;没有浸入盐水的菜料因杂菌污染而变质;盐水浓度太低易造成杂菌污染,盐水浓度太高会抑制微生物的代谢。老师还为学生们梳理了泡菜腌制的基本步骤——选料、清洗、切分、腌制、发酵、保存。并着重强调了每个步骤的注意事项,例如容器消毒、盐的用量、发酵温度控制等,这些细节都关乎着泡菜制作的成败。

老师正在讲解注意事项


学生们跃跃欲试


亲身体验:动手制作泡菜忙

理论学习过后,便是令人期待的实验探究环节。学生们从家里带来白菜、萝卜等蔬菜作为原材料,还带了罐子、砂锅等密封容器。到了正式进行实验操作的时候,学生们都迫不及待地动手实践。他们将白菜、萝卜等蔬菜仔细清洗并切块,再将盐、糖、辣椒粉、鱼露等调料混合制成腌料。

学生对配料进行加工


学生将加工好的配料直接放进腌料袋里


学生对原材料进行加工 1


学生对原材料进行加工 2


学生严格把控水量


学生展示原材料的加工成果


当蔬菜与腌料在消毒后的容器中充分搅拌、压实,再密封置于阴凉处发酵,一份份承载着期待的泡菜就开始了“成长之旅”。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学生们每天都认真观察泡菜的变化,记录颜色、气味、口感的改变,还在发酵的不同阶段取样,制作临时装片,通过显微镜观察微生物的形态和数量变化。


思维碰撞:交流讨论收获多


实验结束后的讨论交流环节,课堂气氛热烈非凡。学生们分组讨论实验现象和结果,深入分析泡菜腌制过程中微生物的作用。老师则引导大家思考如何控制腌制条件,让泡菜口感和品质更上一层楼。同学们积极分享讨论成果,在思维的碰撞中,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

学生们热烈讨论泡菜制作的过程


学生合作将泡菜罐子密封


学生热情展示泡菜制作的成果

课程的拓展延伸部分,老师为学生们打开了一扇更广阔的知识大门,介绍了酸奶、酱油、醋等同样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的食品,还引导学生思考微生物在食品工业、医药卫生、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广泛应用,鼓励大家课后查阅资料,探索更多微生物的奥秘。


课程结语:探索之旅再出发

本次课程的教学评价全面且细致,从课堂提问和讨论的参与度,到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实验报告的完成情况,再到对泡菜腌制原理和微生物作用的理解程度,全方位考查学生的学习成果。课后,学生们还收到了有趣又富有挑战的作业——将对制作的泡菜进行持续观察和记录。

10 班的成果验收


12 班的成果验收


在这堂特色课程中,学生们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知识,更培养了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一张张学生制作腌泡菜时专注又开心的笑脸,成为了课堂上最美的风景。期待同学们在未来的学习中,继续保持这份对科学的热爱与探索精神,收获更多知识的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