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上级《关于认真组织党员干部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五史五观五认同”教育实践的通知》要求,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丰富内涵、核心要义、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学校党总支把开展“五史五观五认同”学习教育作为党史学习教育长效机制的重要内容,结合学校工作的特点和优势,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党员教育培训等载体,积极开展形式多样、方式灵活、内容丰富的教育实践活动。
一是通过“理论+历史+基地”,充实“五史五观五认同”教育内容。教育实践将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列入党员干部教育的学习目录,引导党员干部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下一步,学校党总支将依托云南陆军讲武堂、西南联大旧址、聂耳墓、禄劝皎平渡、寻甸丹桂村等红色文化资源,为“五史五观五认同”学习教育提供“生动教材”,把学习教育的课堂搬到革命历史遗址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二是通过“培训+研讨+活动”,丰富“五史五观五认同”教育形式。把“五史五观五认同”列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学习内容,与党员教育活动有机结合,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和“五史五观五认同”作为重要学习内容贯穿工作始终,引导干部职工不断深化认识、形成高度认同。本学期,党总支还将陆续计划开展革命历史教育、民族文化传承实践、文艺演出、书画摄影等形式多样的“五史五观五认同”实践活动。
三是通过“线上+线下”,拓宽“五史五观五认同”教育渠道。教育实践活动充分利用“互联网+”常态化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通过学校的微信公众号、抖音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传播渠道传播推送“五史五观五认同”学习教育相关知识及报道。围绕“五史五观五认同”内容,通过自上而下的理论学习“讲”起来、音乐课堂教学爱国歌曲“唱”起来、电影党课“放”起来、“我为群众办实事”“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志愿服务“动”起来,不断营造浓厚学习氛围。
通过活动开展,持续引导干部职工增强“四个与共”“五个认同”思想自觉,不断营造“五史五观五认同”学习的浓厚氛围,使党员干部时时受感染、处处受教育。